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實現蘭州今后五年的宏偉藍圖
蘭州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是蘭州市踏上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后召開的第一次黨代會,會議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規劃了蘭州市今后五年的宏偉藍圖。蘭州市要從以下方面努力,才能實現這個五年的宏偉藍圖。
一、構建大蘭州發展格局,推動建設區域中心城市
首要任務就是要沖破相對封閉的思想觀念,樹立大蘭州的發展理念。要以長遠眼光,全球化思維,把握蘭州發展與西北、與黃河流域、與全國乃至全球發展的關系,推動蘭州全方位對外開放,與全國各地合作交流,與周邊城市融合互動,以開放促發展,以服務促開放。在產業功能定位、空間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產業布局等方面,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蘭西城市群建設、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際國內雙循環等國家重大戰略,促進區域間產業鏈供應鏈協作,參與國內大循環和產業分工,推動蘭州“一心兩翼”中心城市、蘭西城市群和城鎮帶建設,帶動區域協同高質量發展。
二、強化要素聚合和循環,提升產業鏈韌性和供應鏈穩定性
通過對創新要素的挖掘與整合,解決創新生態不佳、創新投入不足、創新主體偏少、科技人才總量不足等問題,建設西北區域創新驅動中心。積極培育創新文化,打造良好創新生態,改革妨礙創新的一切體制機制,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各類創新人才創新活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發揮蘭州新區、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榆中生態創新城等平臺的帶動作用,構建“科技成果-孵化成果-現實生產力”的自主創新體系,強化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推動蘭州市科技創新綜合實力躍居全國前列。
三、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區域協同,打造西北區域經濟發展帶動中心
產業鏈供應鏈是“雙循環”的基礎和紐帶,蘭州應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在西北甚至全國的協同建設,推動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蘭州節點。要支持各產業園區延鏈、補鏈、穩鏈和強鏈,夯實“雙循環”產業基礎。打造一批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平臺,降低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成本,積極對接西寧、銀川等省會城市,通過市場一體化、標準互認、跨區域建立研發機構、規則對接等措施,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跨區域聯動發展。促進蘭西城市群城市聯動發展,充分發揮蘭州產業集聚和空間溢出效應,積極開展區域合作,加快實施蘭州新區臨空經濟區建設,提升“一帶一路”建設對蘭州、甘肅及蘭西城市群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強化蘭州新區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和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的能力,打造西北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四、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深入參與國際經濟循環
蘭州要圍繞開放發展構建多層次開放平臺,廣泛舉辦各類博覽會、展銷會、交流會、推介會,增進蘭州各類人群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了解,努力營造開放發展的氛圍。要依托溝通沿海內地、聯通西部邊疆和歐亞大陸的地緣優勢,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獨特優勢,全面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強化國際產能合作和經貿文化交流,加強國際物流中轉樞紐和國際貿易貨物集散中心建設,打造高層次多元化開放平臺,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同時,加快發展航空關聯型的臨空經濟,將通道優勢轉化為口岸經濟優勢,進一步助推蘭州打造“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五、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推進黃河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先行示范區建設
要始終把生態保護擺在發展建設的優先位置,確保一切事項都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蘭州要利用蘭州高溫高寒天氣少,氣候溫潤適宜的特點,明確提出宜居城市建設的奮斗目標,制定宜居城市建設的工作計劃,有針對性地解決宜居城市面臨的突出問題。要加強生態用地保障,積極推進城市綠地濕地建設,要持續開展土地綠化美化,鼓勵市民投身到綠化活動中,積極推進周邊山區綠化,有序推進移山造地,降低綠化成本,加強生態用水保障,強化水資源綜合利用,促進地表水資源向生態用水傾斜,促進局部地區生態良性循環,確保蘭州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
六、強化消費升級供應,建設消費主導型城市
新發展格局下,蘭州消費領域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部分人收入低,消費能力弱;另外一部分人擁有強大的消費潛力,但是沒有釋放的領域和場所。要持續提高居民收入,大力發展經濟特別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增加城鄉居民的勞動收入;豐富資本市場,提供穩妥而多樣化的投資產品,建立適合不同職業人員的投資年金,增加人們的投資收益。要實施專項行動,匯聚國內外優質消費品,讓更多全球消費精品在蘭州的商場、博覽會上架和展出,不僅有利于優化蘭州市場布局結構、改善供給質量,釋放本地及周邊市場的需求潛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暢通國內大循環,還能以區域內市場的循環暢通,吸引國際國內高端生產要素和高質量商品與服務,推動全球消費資源和要素在西北的生產流動、高效共享,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內需和外需、出口和進口協調發展,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七、提升城市服務能力,創建一流營商環境
要進一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針對蘭州發展的實際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扎實推進蘭州基礎設施建設,盡快使蘭州基礎設施水平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蘭州交通擁堵和停車位短缺的問題,進一步加強蘭州出入口建設,推動各出入口安全暢通。推進市級醫院軟硬件優化升級,積極推動設立新的醫院衛生機構,緩解醫院醫療資源緊缺問題。進一步推進學校資源均衡化,推進教師教學資源均等配置,提高生均教育資源水平,大力發展托幼事業。進一步強化市民休閑廣場、健身步道、人行橋涵通道、青少年活動中心、城市公園、各類展館、游樂場、敬老院、殘疾人服務、殯葬殯儀等事業發展,構建設施先進,服務便捷的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促進服務機關與服務對象良性互動,使黨和政府各項政策及時落地,清除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環節中存在的“堵點”,讓各種生產要素、各種優質資源按市場規律順暢運轉,真正使蘭州成為投資沃土和創業樂園。
(作者系蘭州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副研究員)
房先平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