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從心理開始
疫情在影響被感染者身體的同時,也在攻擊著我們的心靈,這不僅僅是身體素質的問題,也是一場不得不戰的心理戰役,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心理防疫。以下三點請一定記得:
第一,你可能會有的壓力下身心反應。
疫情期間外在的刺激會比較多,個體的心理會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應激反應。
1.軀體。我們的身體可能會有心慌、胸悶、呼吸急促、頭暈頭痛以及睡眠問題等。
2.情緒。在情緒上可能會出現恐懼、焦慮、抑郁、煩躁、或者會有委屈無助失望沮喪厭惡憤怒、心神不寧。
3.認知。在認知上你可能會受到外界的影響,有一些較為碎片化的思維,記憶力也可能會下降,出現選擇性注意,甚至是判斷力下降,注意力也沒有辦法集中。
4.行為。你可能會情緒化,容易被激怒,所以你的語言、語速可能發生變化,甚至會產生一些人際方面的沖突。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在壓力下可能會有的心身反應,如果你出現類似狀況請不要擔心,這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只要不過度就沒有問題。
第二,要先安頓好自己的情緒。
首先不要和情緒“講道理”,要懂得接納自己的任何情緒,心理學家在很早之前就做過很多這方面的研究。我們的兩個大腦一個是理智的“腦”、一個是情緒的“腦”,他們的運作速度是不一樣的,情緒腦的運作速度是理智腦的50倍,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用講道理來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管理情緒其實是做不到的。有時反復講道理,他的情緒就會被壓抑,所以對待情緒我們最重要的是要疏而不是堵。
情緒是我們人和人之間相互影響的一個最快的傳輸帶,比病毒傳播更可怕的其實是恐慌情緒的傳播。近期你可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疫情消息,有時傳播的不只是事件本身,更多的其實可能是一種恐慌情緒,而過多的各類消息逐漸加重著恐慌情緒,你的心理防線也會逐漸下移,被負面情緒、恐慌情緒所淹埋。所以我們不僅要防病毒,更要學會應對自己的恐慌情緒,從而疏導我們的心理。
第三,選擇適當的減壓方式。
1.要激活你體內的快樂元素。
可以適當吃一點甜食,甜食中可以釋放多巴胺,人體的多巴胺產出量一旦變多的話,就會有愉悅的感覺。
2.自我對話,自我鼓勵。
我們可以暫時的停下心來,讓原本浮躁的心沉淀下來,在家做一做自己喜歡的事,自我檢查一下過往對于家庭的忽視、對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是自己的平時忽視的重要問題等,從而實現一次系統性的糾偏過程,走向平和。
□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提供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